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0的文章
[轉貼分享] 洋媳婦的教育方法...令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兒子去美國留學,畢業後定居美國。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蘇珊。如今,小孫子托比已經3歲了。今年夏天,兒子為我申請了探親簽證。在美國待了三個月,洋媳婦蘇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這個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不吃飯就餓著 每天早上,托比醒來後,蘇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顧自地忙去了。托比會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麵包片。吃飽後,他回自己的房間,在衣櫃裡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畢竟托比只有3歲,還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有一次托比又把褲子穿反了,我趕緊上前想幫他換,卻被蘇珊制止了。她說,如果他覺得不舒服,會自己脫下來,重新穿好;如果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那就隨他的便。那一整天,托比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蘇姍像沒看見一樣。 又一會兒,托比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沒多久,氣喘吁吁地跑回家,對蘇珊說:「媽媽,露西說我的褲子穿反了,真的嗎?」露西是鄰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 歲。蘇姍笑著說: 「是的,你要不要換回來?」托比點點頭,自己脫下褲子,仔細看了看,重新穿上了。從那以後,托比再也沒穿反過褲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孫女五六歲時不會用筷子,上小學時不會繫鞋帶。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個週末都要帶回家一大堆髒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鬧情緒,不肯吃飯。蘇珊說了他幾句,憤怒地小托比一把將盤子推到了地上,盤子裡的食物灑了一地。蘇姍看著托比,認真地說:「看來你確實不想吃飯!記住,從現在到明天早上,你什麼都不能吃。」托比點點頭,堅定地回答:「Yes!」我在心裡暗笑,這母子倆,還都挺倔 ! 下午,蘇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國菜。我心領神會,托比特別愛吃中國菜,一定是蘇珊覺得托比中午沒好好吃飯,想讓他晚上多吃點兒。 那天晚上我施展廚藝,做了托比最愛吃的糖醋里脊、油悶大蝦,還用意大利麵做了中國式的涼麵。托比最喜歡吃那種涼麵,小小的人可以吃滿滿一大盤。 開始吃晚飯了,托比歡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蘇珊卻走過來,拿走了他的盤子和刀叉,說:「我們已經約定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飯,你自己也答應了的。」托比看著面容嚴肅的媽媽,「哇」地一聲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餓,我要吃飯。」「不行,說過的話要算數。」蘇珊毫不心軟。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說點好話,...
[轉貼分享] 12招養出快樂的孩子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 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2. 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瞭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 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 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 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 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讚美要具體一些,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金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
[轉貼分享] 背書少一點:把暑假還給孩子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把暑假還給孩子 ◎洪蘭 暑假過去了,在路上碰到朋友的孩子,問他暑假玩的愉快嗎?他恨恨的說:「玩什麼!我媽要我每天補習,什麼都補,連記憶都要我去補,我又不是記憶不好,我只是不想去背課本而已,我也很討厭她叫我去補心算,現在到處都是計算機,她還叫我去補;我媽就是見不得我不念書!」我問他如果不去補習,他暑假要做什麼,他嘆了一口氣說:「發呆,什麼也不做的發呆」,我聽了默然。這的確是一個很值得檢討的問題。 給孩子一些空白時間 在學習理論上,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是對的,學過的東西一定要經過反思,將它和過去的知識聯接起來,這個知識才會被長期儲存。從大腦的生理上來說,長期記憶需要神經迴路的「固化」,而固化需要時間(車禍的病人常常想不起來相撞之前幾秒鐘所發生的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因此,學習要有成效需要給孩子一點空白的時間去反思。我們平常習慣把孩子的時間填的滿滿的,一天八節課,從早到晚,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的話,他如何能去作反思呢? 人腦不必用來死背資料 至於記憶,我們可以說e世代的來臨宣告了傳統背多分時代的結束,背誦記憶的重要性在電腦出現後已經被它取代了。現在我們可以將要背的東西存入電腦,只要知道有這個東西,要用時隨時可以提取的出來便夠了,不必浪費腦力去背它。過去財金學家上台演講時常常露一手,將長串生產毛額數字背誦出來,顯示自己的功力,現在已不流行了,因為電腦隨時可以顯示更多的數字,而且每次提取,每次正確,不像人腦還會出錯。人腦不必用來作死背資料之後,它的資源便被釋放出來作整合之用,將不相干的概念放在一起,找出它們的異同,創造出新的概念。所以二十一世紀的學習方式是從了解中創新,是廣泛閱讀,從背景知識的建構中去創造新的知識。 建構孩子根本的背景知識 在台灣,因為過去聯考只考部訂課本的關係,出現了教科書和課外書的分野,使老師、家長不准學生讀課外書以免擔誤教科書的學習。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知識是沒有分課內和課外的,因為它是相通的。知識越廣泛的孩子越容易學習新的知識,也越容易與人溝通。 雨果在《悲慘世界》出版後,出去渡假,但是心中念念不忘這本書的銷售情形,所以他寫了一封信給出版家,信中只有一個字:“?”這個出版家非常了解雨果,立刻回信,信中也只有一個字:“!”這是歷史上最短的通信。在國外,學生會會心的微笑,了解這故事的意義。在台灣,學生面無表情,因為他們不...
馬總統:有信心提高生育率 研議補助3至4歲幼兒托育費用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記者王宗銘/台北報導 馬英九總統30日南下高雄市出席「99年度工會領袖南區座談會」,與工會代表就勞工議題交換意見。馬總統說,他有信心透過改善育嬰環境提高國內生育率,所以除了現行0至2歲的幼兒托育補助外,未來也會研議如何妥適處理3至4歲幼兒的托育費用,期盼藉由解決5歲以下幼兒的托育問題,讓年輕人不再害怕結婚生子,進而解決國內面臨少子化的危機。 內政部兒童局長張秀鴛說,現行針對中低收入戶家中有3至4歲幼兒送托兒所者,每學期補助新台幣6000元,合計1年補助1萬2000元;3至4歲未送托兒所而交由保母托育者,目前沒有任何補助措施,內政部會再通盤檢討。若比照0至2歲幼兒保母托育補助,必須考量財源與社區保母系統人數是否足夠。以送托率49%計算,預估約有2萬名3至4歲幼兒交由保母托育,1年所需經費約6、7億元。 馬總統在座談時表示,政府已推動「勞工權益基金」,該基金協助勞工提起訴訟並補助訴訟期間必要的生活費用,目前每月申請人數較以往大幅成長30倍,可見勞工確實有此需求,該基金也已收到成效。 馬總統說,政府也實施「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父母雙方都可以請育嬰假,補助金額為月投保薪資的6成,最長可達半年,目前申請人數已逾4萬人,件數多達20萬件,改變外界過去對育嬰假「看得到吃不到」的迷思。 馬總統強調,他有信心透過改善育嬰環境提高國內生育率,所以除了現行0至2歲的幼兒托育補助外,未來也會研議如何妥適處理3至4歲幼兒的托育費用,期盼藉由解決5歲以下幼兒的托育問題,讓年輕人不再害怕結婚生子,進而解決國內面臨少子化的危機。 馬總統還說,兩週前行政院通過「社會救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未來列入低收入戶的比例將提高至全國人口的3.68%,約增加3倍;政府將藉由推動社會福利的移轉性支出,提高低收入戶所得,縮小貧富差距。 馬總統說,由於國內今年經濟表現亮眼,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高達13.1%,進出口貿易成長率全球排名也名列前茅,因此政府明年的社會福利預算增加220億元,共計編列3千6百多億元,希望能由全民共享經濟成長的果實。 原文連結: http://www.nownews.com/2010/09/30/301-2651112.htm
台北市「助你好孕」專案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台北市 "助你好孕"專案~完整方案根據「2009年世界人口估計總覽」資料,我國與德國並 列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而在全臺各縣市當中,臺北市的生育率也居倒數第7,人口高 齡化情況日趨嚴重。臺北市98年出生人數就首度跌破2萬關卡,一整年全市僅1萬9,403名嬰 兒出生,僅約10年前、民國88年的6成。 不同於一般鼓勵生育政策,只是發放現金補助,臺北市政府即將推出的「助妳好孕」專案 ,除了發放每胎2萬元的生育獎勵、每個月2,500元的育兒津貼之外,還加上鼓勵孕前健康 檢查、唐氏症篩檢,把國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到大班,全市國小與公立幼稚園「延後課後 照顧」時間,以及鼓勵大型企業設置托兒設施,甚至包含擬定《居家式兒童照顧服務管理 自治條例》與已成立「臺北市保母托育制度管理委員會」等措施健全整個托育制度。臺北市政府為鼓勵市民生育,是綜合市府各局處資源,一舉推出「助妳好孕」專案,從新生兒、到5歲、甚至進入國小之後,均有相關配套措施,要實際降低臺北市民的養育負擔。 ◆ 市民生小孩、每胎2萬元生育獎勵 臺北市政府指出,在臺北市生活經濟負擔確實比其他縣市重,許多年輕男女結婚之後,為 了支撐家庭經濟、追求工作表現,或者只是想要過比較自由的生活,不願意生小孩。 臺北市長郝龍斌指出,許多年輕夫婦都是自組小家庭、在臺北市打拼,有了小孩之後,只 能單靠夫妻倆的力量獨自生養,職場、家庭兩頭忙,有時連一點喘息空間都沒有,市府注 意到這個情況,將結合民政、社會、教育、職場、醫療等各個體系伸出援手,一起當年輕 夫婦的最佳後援。 首先,將從 100年1月1日起,提供新生兒每胎2萬元的生育獎勵,於各戶政事務所申報出生時 直接發放 ,這筆錢可用來購買媽媽生產後、坐月子的營養品,或者添購新生兒奶粉、尿布、衣物等生活必要品。臺北市也將是繼金門縣之後,第二個給予每胎2萬元生育獎勵的縣市政府。 ◆ 全臺北市87%、近9萬名孩童,月領2,500元 其次,生兒容易養兒難,臺北市政府同樣將 從100年1月起,提供設籍北市夫妻,繳交家庭綜 合所得稅率在13%(含)以下者;99年度因稅制改變,改為稅率12%(含)以下者,家庭 凡有5歲以下孩童,即提供每月2,500元的育兒津貼 ,作為雇請保母或麻煩爸媽照顧的相關補貼等。 依據此標準,一個雙薪小家庭,在沒有撫...